●編者按
1999年到2009年是中國經(jīng)濟快速發(fā)展的10年,也是中國教育最輝煌的10年。
10年間,我國的教育事業(yè)持續(xù)發(fā)展,尤其是基礎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、民辦教育緊跟世界步伐,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。
1999年,教育開始成為熱點問題。
2009年,高等教育已實現(xiàn)大眾化,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站在了同樣重要的位置,民族素質和創(chuàng)新能力提高了,教育體制和結構改革進一步深化,素質教育全面推進。
中國教育用10年走過了其他國家30年甚至50年的歷程!
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帶來教育巨變
今年8月底,趕在兒子秋季開學前,李女士又去銀行為兒子存了300元錢,雖然加上這300元錢,兒子的戶頭上目前才只有600元,但這對李女士來說,已經(jīng)是個不小的數(shù)字了。
李女士一家屬于濟南低收入階層,她和丈夫都是一家私人企業(yè)的普通工人,兩人的月工資加起來還不到3000元,而每月光用在兒子身上的花銷就要支出一個人的工資,再除去正常生活費用,家庭儲蓄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。要不是去年國家開始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,她還沒想過要給孩子開始教育儲蓄呢。
2006年,義務教育法修訂,首次明確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,但首先免除的是農(nóng)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,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,我國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,從此中國的孩子義務教育階段上學都不用交學雜費了!2008年,全國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有2821萬學生,每人每年可免交190元至350元,也就是說國家每年要為這些孩子承擔535.99億元至987.35億元費用。
1999年,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對中國許多教育的發(fā)展重新制定了更為大膽和開放的定位,民辦教育的定義也第一次從“對公辦教育的補充”而改變?yōu)椤芭c公辦教育并重”;2002年,《民辦教育促進法》頒布;2007年,發(fā)布《民辦高等學校辦學管理若干規(guī)定》……
目前,我國民辦教育已經(jīng)成為國家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。截至2008年年底,我國共有包括幼兒園、中小學和高校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0萬所,此外還有2萬多所民辦培訓機構,成為希望提高學歷層次、就業(yè)能力或文化素養(yǎng)的不同人群學習和提高的平臺。
畢義星——為基礎教育而思考
畢義星這個名字拿在全國也許并不是那么響亮,在教育界卻有足夠的分量,只要接觸過畢義星這個人,你就會被他深深打動,不光為他的謙虛和敬業(yè),更為他為教育做出的巨大貢獻。
今年57歲的畢義星起初只是個民辦教師,但是他擅于學習,喜歡創(chuàng)新,從普通民辦教師最終成長為中學高級教師。他的教育不局限于課堂,不局限于課堂上的有限學生,不局限于他所在的小小區(qū)域,他精于課堂教學,專于撰文總結,會做課題研究,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0余年,無私付出的同時他快速成長為一位專家型教師,多年擔任山東省中學、中專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專家及執(zhí)行委員。
“我在初當教師時就立志做一名研究型教師�!碑吜x星說,他從沒覺得自己是專家,但一直以專家的標準在要求自己并執(zhí)著于研究,他的每一項成績和榮譽證明著他的成長發(fā)展歷程。2003年,畢義星提前離崗。從教研室的崗位上退下來后,畢義星繼續(xù)從事自己忠愛的教育研究事業(yè),至今已經(jīng)發(fā)表教育教學論文200余篇,出版專著十幾本。
“組織上與我談話的第三天,就被淄博市教研室返聘繼續(xù)我的教育研究,創(chuàng)辦了大型內(nèi)部刊物《淄博課改通訊》�!闭f到這里,畢義星還講了段難忘的經(jīng)歷,“報到那天我是坐著帕薩特去的,還是帶天窗的呢,聽說那是當年出的新款�!碑吜x星為人樸實,生活儉樸,上下班從來就是坐公交車,那天他在等公交,遇到多年前的一名學生,當時已是個大老板,所以執(zhí)意送他去上班�!吧蠉彽牡谝惶炀妥线@么高檔的車,還是自己的學生開,心里甭提多自豪了�!�
培訓行業(yè)興起——攪動民辦教育的“鯰魚”
1999年,王海波碩士畢業(yè)后開始在新東方任教,在新東方度過了人生最輝煌的十年,目前是新東方集團濟南新東方學校校長。
1999-2009恰是中國民辦教育突飛猛進、完全進入群眾視野的十年。作為北京新東方國外部主管,王海波僅用五年時間就將國外部一舉發(fā)展為北京新東方最大的部門,為之后新東方集團在美上市奠定了扎實的基礎。之后的五年,王海波校長來到濟南,在新的城市開始了新的人生征程,創(chuàng)辦了濟南新東方學校,與新東方教育事業(yè)共同度過了民辦教育由平凡走向輝煌的坎坷路。
十年來,民辦教育走在了時代的前列,更多的人群成為這股力量的直接受益群眾,中國人的教育消費理念也逐步攀升。
“從各種消費數(shù)據(jù)來看,教育消費僅次于房產(chǎn)、汽車以及健康消費之后排在全國消費的第四位。”王海波表示,民辦教育的新崛起從實質上帶動了中國教育的整體發(fā)展。
1999年到2009年,這10年,是我國教育改革與發(fā)展蓬蓬勃勃的10年,也是教育“弄潮兒”在各自領域駛入快車道的10年。十年磨劍,看似平凡實艱辛。
作為這10年變化、進步、發(fā)展、創(chuàng)新的目睹者、學習者、參與者、實踐者、受益者,他們都懷著一顆感恩之心驕傲和自豪,他們是時代的“弄潮兒”,時代的幸運兒。本文由《齊魯晚報》供稿